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撑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铺就了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的李大钊,到“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三名女红军,再到“光荣属于党和人民”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把决心写在炸药包上”的董存瑞、“宁愿牺牲自己也决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只要
春和景明,神州大地生机盎然,乡村沃土孕育希望。看家乡发展成就,谈家里生活变化,话乡村振兴前景,人们满怀期待、信心满满。科技支撑,农业提质增效汽车行进乡间道路,平整田亩映入眼帘。在清明节返乡的四川省西充县杨柳垭村村民程栋的记忆中,如今眼前连片开放的油菜花地本是分散的小田坡地,他不免感慨连连:“老家变化真大!”“村里的地经过高标准整治,早就实现机械化耕作了!”村支书阳云领着程栋走进村智慧农机服务中心,
“当年,他们为了我们牺牲,现在,请为他们做一件事”。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为烈士寻亲,同时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公布100位烈士的寻亲线索。人们在参与为烈士寻亲的过程中,缅怀英烈、致敬英雄。英雄者,国之干。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是他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争取民族独立;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人民需要
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重生命。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凸显了鲜明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康体健身特色,具有对人的身心进行综合性调试的价值功用,以致清明节俗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传承习俗,追祭祖先,表达哀思之情,一方面则要与时俱进,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清明祭祖是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风俗习惯,但传统祭祀过程中燃放爆竹或焚烧纸钱所引发的森林火灾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观念,实现文明祭祀。要尽力打造网上绿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无数革命烈士用信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用热血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是要以他们为灯塔,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在奋进新征程上,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前行力量,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缅怀英烈,传承革命精神。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
草长莺飞,又是清明。在祭奠缅怀之时,为民族独立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先烈,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多种方式缅怀英雄先烈,讴歌民族英雄。一次次深深鞠躬,一次次伫立凝视,一遍遍讲述他们的故事,英雄在总书记心中重逾千钧。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这是习近平整理花篮上的缎带。总书记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
恰逢清明,怀思追远,在此祭奠先祖、追念先人之际,令人忆起战场英魂色,峥嵘岁月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家需要英雄,英雄需要被崇敬。面对“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无私无畏,面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勇毅担当,可叹清明一日之短,而缅怀之情绵远悠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深刻缅怀英烈,常怀崇敬之心,挂念英魂之精神,汲取奋进
清明假期 很多人都安排了出行或是近郊踏青的计划 但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气温的升高 各种昆虫也进入了活跃期 其中就包含一种叫做红火蚁的物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广东红火蚁出没 一村民被咬出现休克 前段时间,广东梅州市西阳镇秀竹村的廖阿姨,在村里割完草后,与家人一起回家,可没想到,刚刚走下山的她却眼前一黑,突然栽倒在地。村民们七手八脚都来帮忙,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医生在车上及时给廖阿姨用抗过